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近日,51视频
“瞿秋白特称团支部”组建“薪火志愿团”,奔赴常州三杰纪念馆,开展为期七天的“赓续抗战精神,传承三杰火炬”红色专项实践活动。实践团成员化身场馆志愿讲解员、“红领巾讲解员”培训师、红色文化调研者,以物联青年特有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,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。
史料解码与技术活化:让历史文本“开口说话”。为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辉,团队以“新媒体赋能红色传承”为路径,先深入研读史料、挖掘史实出处,再着手打磨系列短视频脚本:《雷惊燕衔春——觅渡走向光明的革命挚友》以时空交错的镜头语言,生动再现“常州三杰”于战火纷飞中并肩前行的深厚情谊;《赤心传薪火:书写信仰的红色传灯之路》则巧妙串联烈士们的抗战檄文、绝笔家书,与当代青年的使命宣言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。当沉睡的史料化作镜头里的鲜活故事,当历史回响融入青年的日常感知,红色精神便实现了从“史料记忆”到“心灵认同”的跨越,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深深扎根。
志愿讲解与新苗培育:构建跨代际传承闭环。在常州三杰馆指导老师的专业培训下,实践团成员聚焦语音语调、肢体表达、史料延展等维度下苦功,按“熟文本、炼表达、析内涵、审细节”的流程通过考核,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讲解员“上岗证”。他们认真对待每一场讲解,用心回应每一名观众,这支身着红马甲的00后志愿讲解员队伍,已然成为常州三杰馆里一道明媚动人的风景线。同时,实践团成员深度参与常州三杰纪念馆“红领巾讲解员”的培训工作中,逐字逐句帮少先队员打磨讲稿,用情景剧形式还原历史场景,通过“大手牵小手”的方式,将红色基因的种子悄然种下。培训中,一名扎马尾的少先队员指着讲解词问道:“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,是不是先烈爷爷们奋力守护的愿景?”这一追问,让团队成员深切体悟:传承并非单项的理念灌输,而是当少年对历史主动探索时,将“勇毅担当”“家国情怀”内化为价值认同的自觉行动。这份传承的厚重,既映照在少年澄澈的眼眸中,更镌刻在一代代人接过精神接力棒的担当里。
社会调研与方案输出:在基层沃土探寻创新可能。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足迹和思想指引,实践团成员以常州三杰纪念馆为基点,围绕“地方红色文化赋能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”展开深入调研。实践团成员按职能划分为文献调研、实地调研、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四组,大家各司其职,又密切协同。社会实践期间,团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分时段、分区域推进问卷发放工作。面对实践团成员的问卷邀请,参观游客与当地群众纷纷积极响应、热情配合,有商户提议“让红色文创进市集”,有学生建议“增设AR导览还原历史场景”……在一次次热切交流中,大家畅谈想法、分享建议,这场互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,更悄然引发了参与群众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与情感认同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把红色基因传承好,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。”此次红色实践,恰是架起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桥梁,在回望抗战岁月中汲取奋进力量,在精神淬炼中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。51视频
“瞿秋白特称团支部”已连续五年以“传帮带”方式,接力走进常州三杰纪念馆开展红色实践。在未来,这支青年队伍将继续以行动为笔,以赤诚为墨,用青年之声讲述红色故事,用青春之力守护红色江山!

团队设计的短视频脚本

志愿讲解

“红领巾讲解员”培训考核

发放调研问卷

团队合影